简体 | 繁体 | 无障碍浏览
国家税务总局 | 天津市人民政府 
  抖音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首   页 信 息 公 开 新 闻 动 态 政 策 文 件 纳 税 服 务 互 动 交 流
  首页 > 新闻动态 > 图片新闻
索引号 11100000000125815N/2025-01115主题分类 图片新闻
发文机关 国家税务总局天津市税务局有效性 
标题 税费征管“强基工程”背景下税务督察内审工作优化路径探析
发文字号 发布时间 2025年7月18日
关键词 废止时间 
税费征管“强基工程”背景下税务督察内审工作优化路径探析
发布时间:2025-07-18 14:56  来源:中国税务杂志
字号:[][][]  打印本页 下载
       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的税费征管“强基工程”,是税务系统落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全面夯实税费征管基础的一项重要举措。天津市税务系统紧紧围绕国家税务总局提出的“切实抓好涉税改革任务落实,以深化改革为动力,高水平打造效能税务”部署要求,锚定“夯实全链条全领域税费征管基础”目标定位,稳步推进税费征管“强基工程”在天津市税务系统落地见效。督察内审工作作为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税务实践的重要一环,兼具政治属性和业务属性,对服务保障大局、助力主责主业、夯实基层基础具有重要作用。对标深入实施税费征管“强基工程”的新要求,国家税务总局天津市税务局督察内审工作仍存在一些短板弱项。如何以数据赋能开局破题、以部门协同巩固深化、以日常监督厚积成势,推动税务督审监督全面转型升级,笔者有以下思考。


       督察内审工作当前存在的问题


       督审部门在贯通协同监督的合力中发挥作用不够。目前,税收风险呈现跨区域、跨领域、跨层级交织等特征,传统单部门、单环节的风险防控模式已难以适应新需求,督察内审、数据和风险管理及各业务主责部门对于风险防控的职责边界和工作内容存在交叉或真空地带,贯通协同的合力不够,一定程度上还呈现“省局救火式管控、基层接单式干活、部门间零散型应对”的工作现状,尚未实现规模效应。督审部门需进一步加强与数风、稽查、纪检等部门的沟通协作,着力破解风险防控碎片化难题。

       督审工作重点有待进一步聚焦。近年来,外部审计呈现出监督层级高、常态化、全覆盖等特点,外审结果暴露出内审工作在布局的预见性、主动性上存在短板,在系统性、导向性及创造性方面也存在不足。内部审计理念和方法有待优化,在问题查准、查实、查透上还不够,尚未形成有力度、有权威、有痛感的内审工作格局。督审部门的工作重点应更多在聚焦主责主业、发挥“经济体检”职能上下功夫。

       督审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传统的审计手段已不能适应现实工作需要。从近年来税务部门内外审计情况看,“我要控”的主动性依然缺乏、经验式监督模式占据较大比重、个性化需求难以满足、指标数据源仍需拓展,既懂数据又懂业务的督审人才较为稀缺,这种工作局面亟待转变,打造智慧监督迫在眉睫。督审部门须从数字化转型着手,推动内部督审监督成为促进规范管理、及时预防发现解决问题、实现标本兼治的有力抓手。

       督察内审工作现状

       建优系统筑防线,问题整改落实落细。天津市税务局以解决审计整改过程中存在的重整改轻防控、管时点略长效、当下改与长久立脱节、重点问题屡查屡犯等问题为出发点,搭建税费内部执法风险监控平台,设置6大板块70余个展示卡片,全景式展示内控情况和发展趋势,确保各级党委、部门、干部及时获取真实准确的风险、防控、监督、履职信息,构建起“问题整改、风险识别、跟踪防控、监督检查”工作闭环,为以查促控工作提供数据支撑,不断优化审计整改长效机制。

       纪审贯通强联动,一体监督扩面提质。2024年,天津市税务局将“深化一案双查、推动‘双向倒查’”列为全市税务系统十大重点工作项目之一,按照“审突破、纪主导、联席议、同步谏、数联通、共治理”工作思路,打造纪审贯通新机制。组建市区两级一案双查合规性审查案头分析团队,采取分组交叉检查等方式全面查找问题线索。按照“边审边移、边查边移”原则,及时与纪检部门研商沟通,视情况提前介入审查。2024年全年完成合规性审查45件,向纪检部门移交问题线索36件,同比增长6.2倍,推动督审职能发挥与纪检监督震慑有效融合。

       聚焦重点促治理,审计监督有力有效。天津市税务局聚焦外部监督关心关注,积极探索“研究型审计”,确保层级督审工作规范高效推进。以“监督对象跨级互补、监督内容分级承接、监督期间同级接续”为目标,分级制定年度项目计划,将2020年至今外部监督发现的200余个问题全面纳入层级督审内容,以三年为周期全力推进层级督审全覆盖。以“数据+规则”运用作为层级督审基础,形成涵盖12个业务条线、17个税费种、260余项内容的智慧监督指标体系,让数据替督审人员“跑腿”,让项目成效为指标“打分”,实现指导实践和指标优化一发双贯,有效提升督审工作质效。

       积极探索智慧督审新路径

       以平台优化为契机,深入探索智慧督审。近年来,天津市税务局在内控监督平台大数据支撑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自主设计研发的税费内部执法风险监控平台,为以查促控工作提供更具价值的指向性、趋势性信息。着力打通内控与风控、智控、智慧监督链条,实现数据互通、结果互用,为探索内外风险一体防控提供数据参考,实现内控与外控融合。整合内外部监督问题,为各单位各部门提供完整清晰的问题底账,通过比对分析内外部监督检查重点的差异性,为科学调整内部检查重点提供数据参考,实现外督与内审融合。设计开发“一户式”应用功能,优化风险放大镜功能,深入下钻到具体风险点,实现“一局式”宏观全景展示与“一点式”微观分析融合。

       以重点项目为抓手,不断凝聚监督合力。今年,天津市税务局督审部门联合纪检、稽查、数风、征科等部门成立“探索构建内外部风险协同共治体系”重点工作项目,通过“数据融通、信息互通、工作贯通”,构建“内控、风控、智控”协调互补的内外部风险集约统筹机制,推动形成“督审监督、风险应对、智控机制、稽查查办、督查督办、执纪问责”协同联动的内外部风险共治新格局。探索由纪审贯通延伸至纪审稽、纪审风等各类监督力量贯通融合,聚焦出口退税、发票管理、土地增值税清算等重点风险领域,加强线索研判、形势分析、工作协调,一体推进疑点推送、风险下发、案件查办、问题整改、领域治理,形成协同共治局面。

       以督审工作为突破,着力推进以审促治。督审部门应充分发挥贴近“两权”(即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运行专业优势,聚焦重大风险领域和税费征管“强基工程”任务,有效发挥防风险、促履职、保平安的重要作用。通过动态更新完善风险目录,推动基层税务部门风险防控由“要我控”到“我要控”转变。研究建立问题界定准确、政策依据明确的督审工作字典,建立督审工作规范,不断加强监督的规范性和公平性。加强专业化人才培养,大力提升税务干部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督审工作的能力,探索构建既有独立路径又能有机融合的督审人才培养体系,推动督审队伍从“人员为主”向“人才为主”转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