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抖音 | 客户端 | 微博 | 微信 |
|
| ||||||||||||||||||||
|
在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钢集团”)的大门入口处,一泓碧水映照着现代化厂区的雄姿。绿草茵茵,锦鲤游弋,这处由工业循环水为主体的生态景观,正是这家老牌钢企绿色转型的生动注脚。 “我们坚持环境保护税合规申报缴纳,让纳税不成为负担,而是转型升级的催化剂。”天钢集团总经理张纪星说。近年来,这家有着70年历史的老牌钢企在环境保护税管理上狠下功夫,通过构建“环保—生产—财务”三位一体的合规管理体系,硬生生把灰蒙蒙的传统钢铁厂打造成绿意盎然的风景区,探索出一条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双赢的新路径。 合规筑基:老国企的“重生密码”藏在经营理念里 在天钢集团现代化车间的正上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巨大标牌格外醒目,如同发展纲领指引着每一个生产环节。“环保是钢铁企业的生命线,天钢集团将环境保护税的合规管理作为切入点,推动全链条绿色变革。”张纪星的这句话,道出了企业绿色发展的核心密码。 作为一家有着七十年历史的老牌钢铁企业,天钢集团曾面临传统重工业的共性难题:环保压力层层加码,粗放经营难以为继。转折始于对合规经营的深刻觉醒。近年来,企业建立起“全员参与、全程管控、全面覆盖”的税务内控体系,制定了《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制度》等多项专项制度,将合规要求嵌入采购、生产、销售全流程。同时,天钢集团财务部设立联查小组,按月自查、按季体检、专项抽查,以铁腕执行力确保每一笔涉税业务都合规有序。如今,合规经营已写入企业血液,与“安全第一”共同成为企业发展的“双基石”,为企业注入了可持续发展的新基因。 在环境保护税领域,天钢集团的制度设计更显精细。2018年环境保护税开征之初,天钢集团就将其视为承担社会责任、推动绿色转型的重要契机,成立由副总经理牵头的环保税管理小组,整合财务、环保、生产部门力量,明确排污监测、数据申报、税款缴纳等全流程责任。近年来,天钢集团加装世界领先水平的脱硫、脱硝、除尘设备,全面实现超低排放目标,固体颗粒物单位排放量仅为国家超低排放标准的十分之一,成功跻身环保A级企业行列。 “合规管理不是做选择题,而是做必答题。环境保护税倒逼我们算清‘污染账,更算准了‘发展账’。”张纪星说。算大账、算长远账,这种“合规—减排—降本”的正向循环,让企业深刻认识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从来不是对立面,合规经营正是两者的最佳结合点。
科技赋能:用“智慧眼睛”破解监测难题 红绿色的监测数据一帧一帧地在巨大的液晶屏上闪动,3名工程师聚精会神地盯追踪着这些变化的字符,捕捉着污染物浓度轻微的波动。 这块液晶屏是天钢集团投资1958万元建设而成的智能化一体管控平台核心终端,实时汇聚着企业全部排污监测点的数据。通过平台,工程师们可对清洁运输、危险固体废物、废水、噪声、碳排放等实施全方位动态管控,实现数据异常的实时推送和扬尘、抑尘的动态联动。 这是天钢集团破解排污监测难题的关键一招。一直以来,污染物监测是环境保护税合规申报的最大难点。天钢集团作为年产千万吨级的大型钢铁企业,排污口多达20个、监测点上百个,监测点遍布厂区4平方公里范围,对数据实时性、准确性要求极其严苛。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第十条明确规定,依法减征环境保护税的,应税大气污染物浓度值的小时平均值或者应税水污染物浓度值的日平均值,以及监测机构当月每次监测的应税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的浓度值,均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这意味着,只要有一个监测点超标,企业就不能在当期享受环境保护税减征政策。”国家税务总局天津市东丽区税务局财产和行为税科干部孙厚宇说。 “我们必须采取‘锱铢必较’的态度来精准监测数据。”天钢集团环保部部长何增晓坦言。为啃下“精准监测”这块硬骨头,天钢集团以管理和技术手段为核心加大投入。首先是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监测全过程留痕管理,保障质控有效。其次,天钢集团在监测数字化转型上用功颇深,建立了围绕在线数据、清洁运输比例、噪声管理、固危废管理、水循环利用“五维一体”的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平台和手机端预警的联动。 与此同时,税务部门的协同助力也让企业的合规之路更加畅通。东丽区税务局干部针对企业排污口、监测点复杂的情况,分类理清适用优惠政策,量身定制“快速申报、精准享受”办税指南。此外,税务部门还与环保部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每月推送监测数据比对结果,帮助企业堵塞管理漏洞。数据显示,自2018年环境保护税征收以来,天钢集团已连续30个季度享受环境保护税优惠政策,一期都没有落下。 “税务部门帮我们建机制、防风险,这种‘服务+监管’模式让企业在合规路上走得更稳。”天钢集团财务负责人任春波说。 绿色蝶变:从“排污大户”到3A景区的跨越 环境保护税的“杠杆效应”,正在重塑企业发展逻辑。“环保税的意义不仅是‘收钱’,更在于通过‘多排多征、少排少征、不排不征’的机制,让企业算清生态账。”东丽区税务局财产和行为税科科长刘晓斌表示。环境保护税法实施7年来,天钢集团累计享受环境保护税减免8361.40万元,“正向激励”效应持续释放。 正是在环境保护税的倒逼与激励下,天钢集团的绿色转型蹄疾步稳。2022年10月以来,天钢集团再次推进10项深度治理项目,累计投入4亿7940万元,2021-2024年完成节能量33.16万吨标准煤,主要污染物吨钢排放量下降19.38%,生产废水实现“零排放”,生产水的重复利用率达到98.67%以上。 “今年我们积极践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的主线路,还投资新建了污泥除尘灰压球综合利用项目。项目建成后,公司每年可以循环利用污泥、除尘灰、氧化铁皮等含铁废料19.8万吨,进一步减少了固体废物的数量。”天钢集团环保部部长何增晓说。 更令人惊叹的是企业对“钢铁+旅游”新业态的探索。2023年,天钢集团厂区累计投资6000余万元打造工业旅游项目,成功通过国家3A级旅游景区验收,成为全国研学旅行基地。游客可在全封闭通廊观察铁水运输、轧钢成型等生产过程,在“钢城花园”欣赏用废弃钢渣制作的雕塑,在工业风咖啡吧畅饮定制饮品。“在天津家长群里,周末带孩子来这里打卡研学已经成了热门话题。今年1—7月份,景区共接待游客5.13万人次,既在全社会传播了绿色理念,又为企业树立了绿色环保的新形象。”景区负责人贾小慧介绍。 从“粗放生产的污染大户”到“精准治污的合规标兵”,再到“产旅融合的绿色样板”,天钢集团的蜕变印证了一个深刻道理:合规经营不是束缚发展的“紧箍咒”,而是激活创新的“金钥匙”。正如天钢集团总经理张纪星所说:“钢铁企业的绿色发展,既要算好税收账,更要算好生态账、长远账。当合规成为习惯,环保成为自觉,企业才能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
|
| 网站声明 | 网站管理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 主办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天津市税务局 地址:天津市河北区民主道16号 邮编:300010 税费咨询电话:022-12366 传真:022-24465601 |
| 网站标识码:bm29020004 |